这是一个挺有趣的现象,在我已经完成过半的考试之后,我突然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彷徨与焦虑不安的状态。当我产生这种感觉的时候,我在考虑什么?我认为停下来并且进行一次恰切的分析是有必要的。

  **第一,而且也是首要的原因,我坚定不移地将这一点归咎于我的羡慕忌妒心。**通过各种高效的媒介,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在不同的时空里,站在本科生活的不同维度上发表着自己的想法与近况。对于大一的学生而言,这可能更多地体现在一个人的期末季结束、暑期美好的展望云耳;抑或者是在自己的某些平台上开拓了一些表达个性与思考的形象。我应该是认同这些形象的,否则我不会产生对之这样或者那样的态度;对于大二的学生而言,这可能更多地体现在更为重要的签证、学术科研成果等的展示上;空洞的自我怀疑、自我焦虑并不太会引起我强烈的共鸣,而在较短的时间差距当中的较大的身份认证成果差距,却会给我带来极大的触动。不出意外的是,每次我的情绪发生显著波动的时候,都是我通过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接受到了关于他人获得某种突破性成就的时候。这确实是“致命”的。

  **第二,我将它归咎于我的好高骛远与空洞展望。**这也是非常容易理解与说明的。我总是喜欢从无意识的状态当中蹦出这样或者那样的想法。在这个期间,这些想法包括但不限于:看书展、看艺术展、规划期末、学术实践、学期末总结等等。对于上述种种事务的幻想导致我的精力被迫进行了极大的分散与重组。当然,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也是相对容易的。通过我强大且多元的便利贴系统,将我的任何可能的、可行的想法作适当的记录,有助于对抗遗忘,同时有助于后续工作的展开。

  不管在什么时候,产生情绪上的这样或者那样的扰动都是可以理解而且无可厚非的。我的关注要点在于,不应该让这些扰动的情绪成功地干扰到自己后续的学习生活,尤其是可能产生一定决定性作用的考试等事宜。“你所荒废的今天,是昨天奄奄一息的人所渴望的明天”。还是应该始终朝着自己所期待的方向,抑制冲动的性情,一直沉稳地走下去的。